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普法强基】“巡回调解+现场普法”提升普法宣传质效
作者:龙朝珍  发布时间:2023-12-26 16:07:10 打印 字号: | |

自“昭通政法干警挂千村,乡村振兴法治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大关法院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把普法和治理同安排、同部署,结合审判工作实际,把庭审搬到村民家门口,通过家门口的“巡回调解+现场普法”的方式打通了法治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案件审理+普法强基”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切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质性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达到化解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


“我掉入一个陷阱,我愿意,不想逃离”

原告潘某(女)诉被告秦某(男)离婚纠纷一案,双方于2013年相识后自由恋爱。但开始得有多甜蜜,分开就有多决裂。二人共同生活仅几个月后,原告便独自外出十余年至其到法院起诉与被告离婚。被告一直苦苦等待原告的回归,像掉入甜蜜温柔陷阱的猎物一样,幻想着他的‘真命天子’能从天而降带他逃离。这一等就是十多年,被告孤独一人,从三十多岁等到四十多岁,无儿无女。面对原告的起诉,被告表示同意离婚,但要求原告支付精神损害赔偿6万元。经承办法官通过“背对背”、“面对面”的调解方式,与外地务工的原告多次电话沟通,并到被告所在的田园村民委员会巡回调解释法说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双方自愿离婚,原告当庭补偿被告12000元。至此,案件得以案结事了。

水库毁损生活难,普法调处解民忧

水是生命之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大关县翠华镇田园村历来就干旱少雨,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各家修建的蓄水池是其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大关法院普法小分队在挂联走访中,将两起纠纷化解在小、化解于诉前。

村民袁某在修建房屋过程中,导致邻居罗某的蓄水池开裂漏水。在此期间,双方找到当地村委会寻求解决办法,但一直未达成和解。为了避免双方的矛盾激化,对簿公堂,“政法干警挂千村”挂钩人员在翠华镇田园村民委员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中,法院干警从法理、情理、修复邻里关系的角度出发,给原、被告进行耐心劝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袁某赔偿罗某修复水池费用1800元,袁某在法院干警和村委会的见证下,写下《欠条》。两家人冰释前嫌。

彝岔高速公路施工队在运输电杆过程中从王某、李某修建的蓄水池的土地上经过,导致王某、李某的蓄水池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结合田园村生产生活用水匮乏的实际情况,法院干警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达成调解意向,由施工方赔偿王某、李某修复水池费用各4000元,最终案结事了。

大关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前端、治未病”,坚持能动司法,把法治力量向疏导端和引导端前移,把“治未病、调微病、判已病”相结合,充分发挥“政法挂千村前沿阵地、案件审判执行一线阵地、乡村振兴基础阵地、法官联络站哨卡阵地、机关舆论宣传主导阵地”作用,主动融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来源:诉讼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李华